中央空調運行産生噪音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中央空调噪音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央空调風機的机械噪声、机内电机噪声。中央空调组合机组末端用的空调离心通風機,噪声都不尽理想。例如: 双吸多翼前倾風機、双吸机翼型后倾風機、双吸单板圆弧后倾風機等安装在空调组合机组末端,在没有特殊处理或无隔声装置的情况下,在距風機出风口处1m左右测得的噪声一般可达90~110dB(A),有些高压、大流量的空调离心風機,噪声甚至达120~130dB(A)。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建议:在工业厂区内,噪声要求不超过85dB(A); 在公共建筑、饭店、宾馆、精密仪器仪表等领地,噪声要求不超过75dB(A)。根据人们对噪声所能承受的程度,距离風機最近的住宅区,白天要求噪声不超过50~60dB(A),晚上要求噪声不超过40~45dB(A) 。
中央空调風機的机械噪声
中央空调風機大部分采用双进风型式,風機的轴及轴上的叶轮等零件都较重,各生产厂家事先均经过较严格的平衡(静平衡和动平衡)试验后才投入使用。但風機转速一般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后 , 会产生多种机械噪声。
(1) 叶轮磨损不均匀或因风压导致零件的变形 , 使整个转子不平衡而产生的噪声。
(2) 轴承在运行后由于磨损 , 与轴相互产生的噪声。
(3) 由于安装不良或各零件联接松动而产生的噪声。
(4) 叶轮高速旋转产生振动 , 导致机体某一部分共振而产生的噪声。
機械噪聲的處理辦法
正常运行的空调机组中的風機系统,机械噪声相对于气体动力噪声和电机噪声来说,相对较小,在混合噪声中,机械噪声可以忽略不计。
在設計制造或選用電機時要側重考慮降低電機噪聲;在使用電機時則要側重考慮控制電機噪聲。
(1)葉片聲和笛聲的控制 葉片不平衡或葉片與導風圈的間隙太小,只需校正或調整即可;若葉片與風道溝共振産生笛聲,須改變葉片數,葉片最好采用質數片。
(2)適當減小風扇直徑,合理選擇風扇尺寸參數,可降低風扇渦流噪聲。
(3)電磁噪聲在低頻段與電機剛度有關,高頻段與槽配合有關。若出現電網頻率的低頻電磁聲,說明電機定子有偏心、氣隙不均勻,應返修改進;若負載出現兩倍滑差頻率的噪聲,說明轉子有缺陷,應更新或返修。
(4)采用消聲隔聲措施 以消聲爲主的常用于小型電機,以隔聲爲主的常用于大型電機。一要注意電機的散熱,二要注意消聲罩的隔振與減振。
電機噪聲的控制
中央空调的整个通风系统中,电机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一般風機的生产厂家采用的电机均由电机生产厂家提供,風機生产厂家一般不作电机内部处理,但电机的噪声种类繁多,本文简述如下:
(1) 轴承本身精度不够而产生的轴承噪声;
(2) 径向交变的电磁力激发的电磁噪声;
(3) 换向器整流子碳刷摩擦导电环而产生的摩擦噪声;
(4) 整流子的打击噪声;
(5) 由于某些部件振动使自己的固有频率与激励频率产生共振 , 形成很强的窄带噪声;
(6) 转子不平衡或电磁力轴向分量产生的轴向串动声;
(7) 电机冷却风扇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
風機噪声的处理方法
空调组合机组末端的通风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噪声源,沿風機的各个方向向外传播。对于風機设计、生产厂家,既要保证整个系统的低噪声,又要保证風機的高效率。我公司目前研制开发的 KHF系列風機就是基于上述观点而设计的,主要用于组合机组配套。
(1) 机壳处的噪声控制
可在風機机壳内侧固定一层穿孔板,其穿孔率约为20%,内衬一种超细玻璃棉,作为吸声材料,其密度为15~20kg/m3,整个衬垫厚度为50~100mm。可以有效减小音调强度和随机噪声。
(2) 进、出风口处的噪声控制
经测试,空调風機在进风口与出风口,其噪声最大。一般的方法是利用声的阻抗失配原理,在进风口前和出风口后安装吸声式消声装置或者風機减震器来减低風機噪声。
在进风口位于机壳内部的外围,设计防涡旋的整流结构。
叶轮中叶片出风口的尺寸大于进风口位于前盘处的尺寸,气流在风室中流动时,在进风口圆弧段会形成许多小股团的涡旋,与机壳、进风口发生多次冲击而最后脱离,因连续多次的冲击而向周围辐射噪声。增设整流圈和挡板,能有效防止气流在进风口旁形成涡旋,卡门涡街、二次流产生的噪声有明显降低。在KHF系列風機中,经同比性能测试,不仅噪声降低6~8dB(A),且风量、全压也增加2%~4%,風機效率也有所提高。
原文鏈接:
/html/gsnews/226.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由凯时手机客户端下载_手机版App下载发布于 2018-08-18 20:47 |